-
(本文不作为最终医疗建议,仅作为科普文章或案例分享)
我爷爷行医一辈子,晚年却只留给我两句话。
第一句是:“治肾虚,别急着补,先得把血活了。”
第二句,是他临终前说的:“别去医院混,那地方,良心太值钱。”
我那时年纪小,听不太懂。只记得他在医院只待了半年就辞了,说那地方一半是医生,一半是算盘。后来我懂了,有的地方治病,有的地方只是“处理病人”。
爷爷从不让我叫他“爷爷”,让我叫“师父”。我放学回来背《汤头歌诀》,错一个字打手心。母亲心疼,说你对孩子太狠了。他回:“我狠一分,将来病人就少一分痛。”那时候我不理解,以为他脾气倔。后来才明白,他不是在教我开方,他是在教我:救人,是件顶讲良心的事。
我爸也学过中医,但学得不深。爷爷说:“背个几味药就敢坐诊,这是糊弄病患的命。”于是他把全部希望都压在我身上。我十三岁开始抄方记案,十六岁就跟他一起诊病,直到他走之前,几乎没让我离开过他身边。
那年冬天,我跟他看诊。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男病患,说自己“肾虚”多年,吃过很多补药,越补越没力气。他说得很平静,但眼神里有点空。整个人气色泛白、舌淡胖、脉沉涩——那不是典型的“肾精亏”,更像是阳气被什么压住了,动不起来。
爷爷让我把脉,我说:“用补肾填精的药?”他摇头笑了:“你补得进去?血都不通,药到不了地方,补药就是堵药。”他转头问那人:“年轻时候摔过腰没?”患者一愣:“二十几岁扛货摔过一回。”爷爷点头:“不是虚,是瘀。你这肾,不是空,是卡。”
那一刻我明白了,原来很多所谓“肾虚”的人,不是肾坏了,而是血瘀在先、气机不畅,阳气下不去,肾精自然就提不上来。不是虚弱,是被堵住了。
我在爷爷的指导下,开了这样一个方子:
路路通、桃枝、皂刺、白花蛇舌草、凌霄花、地肤子、漏芦、紫石英、桑枝、赤芍。
没有一味传统补肾药,全是“破路的药”:
路路通、皂刺、漏芦:通经活络、破瘀开闭,打通肾区的气血之路;
桃枝、凌霄花、赤芍:活血解结,疏通下焦,让阳气能走下去;
地肤子、白花蛇舌草、桑枝:利湿祛浊、清热舒筋,减轻湿热带来的下焦困阻;
紫石英:镇心安神、温补肾阳,为全方稳定之药,用量极轻,却点中关键。
三付下去,那人排了几次黑便;一周后自觉小便通畅、下身轻松;半月之后出现晨勃,头脑也清醒了不少。
两个月后复诊,他说:“以前吃那么多补药都没用,这回是我第一次感觉到身体在自己'动’。”
爷爷没说什么,只点点头。后来他告诉我:“这就叫'借力打通’。不是向药借力,是向身体借通。肾阳就像炉火,火不是灭了,是被堵住了。你通一通,它自然能燃。”
这句话我记了一辈子。因为从那之后,我遇到了越来越多所谓“肾虚”的患者,腰酸、乏力、畏寒、夜尿多、耳鸣、脱发、性欲低——症状都对,可怎么治都无效。
吃了一堆补药,动都不敢动,就怕虚得更快。但其实,真相不是“虚太深”,是“血不通”。
补不等于治,很多时候你越补越堵,越堵越虚。肾虚有真假,补药却没分清真假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你问我,现在还守着这套“活血治肾虚”的法子值不值?
我只说:我没见过一个真被治好的病人,是靠一瓶补药熬回来的。反而有不少,是靠先“疏路、活血、理气”,慢慢把自己救回来的。
爷爷说过一句话:“肾病是静病,不能靠轰炸,得靠开路。你给它机会,它会自己起来。”
这话,我信了,也做了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长沙配资公司,证券配资软件,网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