膝关节积液属于溢饮病。
《金匮要略·痰饮咳嗽病病脉证并治第十二》:“饮水流行,归于四肢,当汗出而不汗出,身体疼痛重,谓之溢饮;病溢饮者,当发其汗,大青龙汤主之,小青龙汤亦主之。”
图片
案例一:某女,右膝关节疼痛,膝关节积液。
伤寒病病脉证治问诊:脉有力,不烦燥,
金匮病病脉证治:
【病】溢饮病。
【脉】脉有力。
【证】膝关节积液。
【治】小青龙汤加味。
麻黄 9g 五味子6g 益母草30g 白芍9g 干姜9g 桂枝9g 细辛3g 薏苡仁30g 姜半夏9g 炙甘草 9g
服用7剂之后,患者膝关节积液消失,膝关节疼痛消失。
病案分析:
不管是膝关节积液还是盆腔积液,经治疗后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。抽水有啥用?抽了还会长,但吃完中药下去以后就不会再长了。为什么诊断为痰饮病?因为这个患者的膝关节是肿大的,但是按不出坑来,所以诊断为痰饮病,它又在四肢上,因此诊断为溢饮病。溢饮病有两个处方,一个大青龙汤,一个小青龙汤。伴有烦躁用大青龙汤,不烦躁用小青龙汤。这就是溢饮的诊断。
膝关节积液最快的几天能消掉?反正我治疗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七天,膝关节积液就消失了。为什么会消失呢?因为我们把膝关节积液是什么病搞清楚了。
图片
案例二:姚某,女;45岁,郑州市人。初诊,2023年5月20日。患者左膝关节疼痛伴肿大两个月;拍片提示膝关节积液;坐久加重,活动后减轻;腿脚容易凉;患者平时无明显怕冷怕热,出汗正常;口不苦;偶尔胃痛,能吃凉的;睡眠一般;大便成形;心烦,脾气急;舌质淡,苔薄白;脉有力;腹诊:左少腹压痛。
处方大青龙汤合桃核承气汤加薏苡仁、益母草、附子。
麻黄 3g 桂枝 9g 石膏20g 生姜9g 大黄2g 芒硝4g 杏仁6g 大枣3枚 附子9g 炙甘草 6g 桃仁9g 薏苡仁 30g 益母草 30g
5剂,日1剂,水煎服,早晚饭后温服。
【二诊】2023年5月27日。
患者服药后,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;膝关节肿胀减轻;舌质淡,苔薄白;脉有力;效不更方,前方7剂,服法如前。
2023年7月29日患者因想减肥再次就诊;诉膝关节疼痛肿胀消失,膝关节积液消失未再复发。
病案分析:
1、根据腹诊选方。
2、痰饮病诊断,溢饮病诊断,痰饮十二病脉证治,饮水流行,归于四肢。当汗出而不出,身体疼重,谓之溢饮。包括膝关节积液、脂肪瘤、静脉曲张、痛风。
来源:张庆军《中医临证病脉证治验案精要》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长沙配资公司,证券配资软件,网上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